三下乡实习报告

时间:2025-10-27 15:22:19
三下乡实习报告汇总五篇

三下乡实习报告汇总五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下乡实习报告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下乡实习报告 篇1

7月6日这一天,我满怀激情满怀希望地踏上了暑期社会实践的旅途,亲身体验了一名幼师这一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当我迈入幼儿园的大门时映入我眼帘的是大型游乐场地、室内有孩子们的小作品、吸引人眼球的墙面环保涂鸦,以及幼儿一天的食谱,还有小朋友们正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玩耍,看到眼前的一切我感觉顿时回到了童年时光,进入了童话的王国孩子们的世界。心情也一下子从紧张转换为舒畅。

幼儿园把我安排在了大二班进行为期十天的假期锻炼,刚开始到幼儿园,由于对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学习方面不熟悉,我只是协助两位老师进行一些较常规的工作,比如在去食堂取餐、分发餐点、卫生清洁; 定时给带药小朋友吃药。另一方面通过听课初步了解陈老师的教学方式,大致掌握该年龄阶段学生的受课特点。接下来的几天,我在空余时间就主动找到幼儿园的老师们谈心,虚心向他学习和小朋友们相处以及管理幼儿园的方法。

不知不觉,我成了孩子们眼中的小夏老师,也成了他们的大姐姐,每天早上见到他们的第一眼,能从他们的脸上看到喜悦,能从他们的问候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有时候他们会跑过来告诉我很多他们心中的小秘密;有时候他们会拉着我让我陪他们做游戏;又有时候他们会突然给你一个小小的惊喜——捧过你的头给你一个轻轻的吻……我想这就是快乐,这种快乐中夹杂这淡淡的幸福,让人回味无穷。

这次的暑假实践我感受到了为人师,欣喜中有困惑,欢乐中有感悟,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喜怒哀乐,现在回想起来就像一串串冰糖葫芦,紧紧的串在一起,甜甜的。

暑期来临之际,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会一部分成员自愿加入了“暑期社会实践”志愿队参加从7月6日到7月12日为时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在武汉市南湖名都社区举行,志愿服务队是由11人组成的一支“走进社区 公益随行”社会实践队。

一周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匆匆而逝,很快暑期社会实践就结束了。人总是在不同的经历中成长,所以活动结束后都要总结整个团队。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们也明白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

我们整个服务队于7月6号来到南湖社区,按照实践策划实行活动,在这一周里,我们每天都有不同的任务,6号进社区帮助打扫卫生清理广告;7号走访餐饮服务作卫生安全方面的宣传;8号举办留守儿童募捐活动;9号慰问社区孤寡老人为老人送上一份关心和帮助;10号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做好服务工作;11号举行社区亲子运动会以及参与村委员会选举整理票数。以上是整个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每天的活动在所有成员的积极配合和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展的井然有序,当然中途难免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进行募捐活动之前没做好宣传工作导致社区居民不知道活动的具体事项;还有活动地点没有在开展活动之前确定好;还有最后的亲子运动会没有宣传,报名人员年龄不够一致,游戏组织的比较混乱;游戏临时更换而缺少应对措施等。但是问题出现之后,我们都会反思自己及整体的问题并且更正不足取得相应的进步。

不过总体来说,这几天的活动能顺利成功的完成都是我们每位队员努力的结果,整个活动期间,每位队员的积极配、,认真踏实做事、能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时间一晃而过,却也让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们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社会是我们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顺理成章的完成。虽然社会实践让我们觉得很累很辛苦,但是我们不仅通过此次活动锻炼了自己,同时我们的行动也得到社会人士的肯定与认可,更多的是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感悟,也了解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以后这样的活动中,我们一致的认为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开展活动尤为重要活动的细节问题和策划临时更换时的应对措施,另外还有很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以及交流方式。我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也从中认识了自身的不足,本次活动的影响很大,以后我们也会积极报名参与类似的活动,并且会在不同的活动中总结、进步、成长。

三下乡实习报告 篇2

离开莲塘村已有一段时间,但总会不经意间梦回莲塘,忆起那些阳光下微笑的脸庞。其实高中时代就为自己的大学安置了一个下乡梦。最初的下乡梦源于看到电视上介绍最美乡村教师激起的那份感动,平凡如我们难以改变社会城乡现状,但青春如我们能以一片热枕为农村的留守儿童成长做一丝力所能及的奉献,以大学生的勃发向上帮助并鼓励山里孩子,让山区田野也能开遍童真的梦想。这也许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最原本的希冀。

之前听闻过一些对大学生三下乡的不正确的报道,谈到大学生三下乡只为体验农家乐,或感慨世间沧桑,或者一味按照臆想情景与计划进行活动,根本不了解当地文化,更别说亲近村民的生活,能为他们带来什么。今年七月,又是一季下乡月,志愿期,祖国的偏远地区,山坳里,西部边行走着一群象牙塔里走出来的人。这不是一季的形式走场。更多的我们是希望走出象牙塔的童话,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社会,磨砺自己,带上从山里体悟到的精神重审生命。所以漫长的暑期,我选择了三下乡。

遇见这群山里的孩子,令我感受到纯粹的快乐与朴实。本来是想以崇高的教育工作者心态走进大山,意欲将前期备好的教案悉数教授给学生,没想到收获了一份令我返璞归真的童心。每次在走廊,教室学校外各个角落,遇见他们,心总会被一句句毫不吝啬的亲切的“哥哥姐姐好”濡湿。

作为宣传组一员,我每天穿梭于课堂之上,用相机记录小朋友的一颦一笑,他们上课时的认真,没得到老师表扬时羡慕赌气的模样,受到奖励时的喜形于色的跃影,甚至偶尔的打瞌睡的剪影,都是他们最真的流露。我们的手机里收藏最多的是与小朋友的合影,他们总爱拉着我给他们拍照,在我面前他们可喜欢一句句叫嚷着给队友起的外号。他们的世界是这么简单,别人对我好,我对别人很好,这份无条件的信赖,此前此后都难能遇到。

每天早上校门未开就有一群孩子在门外叫开门,中午午休时也常被他们的喧闹声吵醒,起初觉得有点烦,想着学校离家不近,这么早起床,中午不用午睡的吗。后来才懂得小时候的我也有着旺盛的精力 ……此处隐藏1201个字……的主题“红色南梁”所吸引,而这次的实践地点也正是我的家乡庆阳,可以让我更好地了解我的家乡,也可以向老师同学们介绍我的家乡,还有一点是我可以向学长学姐学习更多我这个专业所涉及不到的东西。

7月8日我们传媒学院实践小分队出发了,坐了一整天的大巴车,经过了好几次的转车才到达目的地,可以看得出每个人都很疲惫。我们一下车就扛着行李和设备去了南梁革命纪念馆,我们想用摄像机记录南梁纪念馆里的红色精神、南梁精神,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了我们所不知道的红军事迹,也看到了那个时期的生活环境的还原,就仿佛可以看见当时那些革命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场面,我们对革命先烈们深深的敬仰和钦佩。我们一行人两天的时间用脚步走过南梁的每一寸土地,这片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土地。紧接着我们去了解了列宁学校,这所学校延续着革命的火种,孩子们用淳朴憨厚的笑容迎接着未来,这也正是我们所传承的南梁精神,红色精神。

不知不觉,一周的实践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回顾一下自己在整个活动中收获很多,在那些红军身上,他们朴素的品质是我们必须的学习的,如今是新的时代,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更要坚定住信仰,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继承伟大党人的心理斗志。

这次实践活动不但丰富了我的社会实践见识,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身素质的修养,也让我树立起义务服务社会的思想和坚持不懈的勇气;同时,也让我更加明确了人生目标,为将来更好的回报祖国、服务社会,这也就是我们这次实践的真正目的吧!

三下乡实习报告 篇4

放飞你的梦,不怕山高;勇敢做自己,现在回忆起小孩子的点点滴滴,心里有欣慰、有心酸、也有担忧,百感交集的滋味涌上心头。

有一天中午放学后,遇到两个一年级的小朋友,他们躲在学校里不回去,学校不允许学生中午留校,问他们吃饭了没,他们又说不吃中午饭,爸妈都不在家,经常都要去同学家解决……于是我跟队友就去厨房给他们装了一些饭菜和他们一起吃。当时我想,可能三下乡的过程我们不会完全根据某些特殊要求去完成很好,去为了争什么优秀队伍而卖力,但是一定会竭尽所能去做好组里面的事情,去多接触小孩,了解他们的内心。而且,用心去跟学校里的孩子交流,收获的或许才是我们团心倾民乐实践队真正的三下乡意义,同时是我们作为师范生一直要去努力的方向。更有甚者,很多孩子都是家里父母在外,只有年老的爷爷奶奶在家,也照顾不了孩子那么多,留守儿童问题是很值得我们去关注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还有个比较感动的小片段,语文课一时间想不到说什么,就在课堂上说着初中的一些知识,看见一些小孩趴着睡觉,可能不喜欢听吧。下课了他们说:“老师你讲得很好!可是我太困了,但答应了老师来上课,不能骗老师的。”真的被感动到了,以前觉得是那种喜欢和老师作对啊顶嘴不听课啊的那种学生,其实还是很乖很听话。小朋友都很单纯天真善良,不能用有色眼镜或者被一些先入为主的想法认定他们是怎样的人,就偏爱那个或者怎样。都是好孩子,需要好老师的指引,祝你们健康快乐长大。

下乡的十天,我们教民乐小学的学生唱第一课和奔跑,学校里一天到晚都是循环这两首歌。一开始被它们轰炸到崩溃,到了文艺汇演那一天,每一首歌都听出了不同的感觉——“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把浩瀚的海洋装进我胸膛,即使再小的帆也能远航。”每当这几首歌响起,心中都有不同的想法。回去的那一天,很多学生叫我们签名,还有说要给我们拿行李,说真的,很不舍得他们,之前的对三下乡的辛苦和抱怨全都一扫而空了。

相同的阳光,相同照耀;每一次鼓励,温暖怀抱。说遗憾的事,其实也有,就是感觉这十天里跟小孩子的交流太少了,还有跟队里的好多小伙伴都没怎么说话,可能是自己本来不怎么善于说话吧。原本自己是四年级的班主任,却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做——看着换娣跟四年级的小孩子这么熟,二年级的孩子直接叫大刚小白兔,还有黑板上写满了对五年级少佳班主任的祝福,还有三年级孩子对贺龙班主任既敬畏又爱戴,自己只能一天到晚躲起来画海报,多多少少会有些遗憾。跟队里的小伙伴认识得还不够,但是凭着那份永远存在的信任,希望有机会我们能一起出来玩,或者集体回访基地!

随风飞翔有梦作翅膀,敢爱敢做勇敢闯一闯,哪怕遇见再大的风险再大的浪,也会有默契的目光。每一个人心中都用一个梦,都在向前奔跑着,我跑到了三下乡这个点,遇到了不同的人。然而青春没有终点,为此我仍会继续向前,为自己日后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而努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继续关注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以及留守儿童问题,一起为着改善他们的条件状况而努力。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三下乡基地回访时我们有缘再见,再一次和学生一起唱第一课和奔跑,好吗?

三下乡实习报告 篇5

伴随大学的第一个暑假的来临,我应学校的提议和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参加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起初,只是怀着一颗好奇心参与此次活动,但是在又一次的活动中,却学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下面就我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心得做一总结。

确实,“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须躬行”,暑期社会实践,是我们大学生充分利用暑期时间,深入社会,感知社会的一个平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我们对社会的认识,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增长才干,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道路,是青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为社会作贡献的重要途径。

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从校园来到校外,从繁华城市来到偏远乡村,接触到了不同的人,看到了与自己生活不一样的聋哑儿童,去相关的学校了解他们的状况,拜访他们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的确感慨颇多,但更为重要的在于我们尽我们力量来关注他们,给他们献爱心,送温暖,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为他们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同时,我们也学到了在学校里所学不到的知识,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正是实践活动所教会我们的。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

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在工作上还要有自信。自信不是盲目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这次实践教会我要善于与人交,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了更多的人;它教我吃苦,教我要学会苦中作乐,时时刻刻都要有一种敢于吃苦的心态;它教我要自信,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十分成功。

不仅如此,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更深入,更贴切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磨练自我。烈日炎炎,我们头顶骄阳行走在家访的路上,尽管路途遥远,山路崎岖,我们依然怀着一颗热忱的心,投身于帮助聋哑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风吹雨淋,我们依然尽自己的力量,呼吁大家献爱心,送温暖,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聋哑儿童。当然,每次活动都不可能完成的尽善尽美,但是却是我们认认真真的付出。

《三下乡实习报告汇总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